近日,常宁市水利局联系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官岭项目区的负责人到鹅院片工地督查工程进度。笔者在现场看到渠道衬砌工程已近尾声,在官岭镇金源村、鹅峰村、双溪村、鹅院村,排灌渠、支渠、斗渠、农渠一条条整齐划一,水流畅通;沿渠两堤,施工人员正在回填开挖的土方、整理机耕路。这是2012年度常宁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目前,常宁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正在做好验收前的扫尾准备。 为确保常宁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常宁市人民政府在项目区规划编制上组织协调,划定各相关主管部门申报的建设范围和项目,在立项呈报上分部门专项呈报,在实施上由相关主管部门组建项目法人按程序实施,实现了项目整合、部门协作、各负其责、各记其功、项目区受益、综合效益提升的目标,促进了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平衡发展,全面完成重点县建设项目年度目标任务。据常宁市水利局局长雷荣华介绍,水利部门负责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常宁市水利局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项目公示制。常宁市水利局对每个乡镇都派出了由4名领导和4名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协调解决施工环境和矛盾,加强现场指导,狠抓工程质量,严督工程进度,强化资金监管和使用。各乡镇派出了由联村干部牵头负责、以村两委为主体、受益村民小组派代表参与的协调支持队伍,为施工方协调施工环境,监督施工质量。金鼎监理公司对小农水项目区的每个村都派出了1—2名现场监理检查监督施工质量。业主、施工、监理和当地各方履职尽责、齐抓共管,确保了小农水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按期全面完成。目前正在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的相关工作。 据悉,按照湖南省水利厅和财政厅2012年7月13日以湘水工管【2012】91号文件联合下达的《关于湖南省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2012年度实施方案的批复》,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范围涉及常宁市官岭镇的鹅院、鹅峰、金源、鹅桥、双溪等7个村和新河镇的瑞湖、塘头、江堡、中华、五里牌等11个村,共计2个乡镇18个村,工程受益人口20140人,耕地面积2.51万亩。该项目区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中型灌区支渠防渗衬砌2条9.545千米,排灌渠衬砌15条19.793千米,排灌渠整修4条4.862千米,斗渠衬砌22条23.039千米,农渠衬砌10条7.915千米,农渠整修27条8.994千米,山塘整修48口,电灌站改造5处103.5千瓦,小型附建2190处。该项目区工程建设总投资1910.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00万元,省级财政400万元,县级财政220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490.10万元。该项目区工程完成的主要工程量为土方4.06万立方米、浆砌石2.96万立方米、砼和钢筋砼0.99万立方米。该项目区工程完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6700亩,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5300亩,实现年增产粮食272万公斤,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0提高到0.71,可实现年节水量165万方,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受到项目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采访过程中,随行的常宁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徐云灵介绍,常宁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已连续实施三年,2012年度项目是第三年,包括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和整合资金项目,总投资7420.1万元,其中整合项目资金5510万元(含农业开发资金1500万元、烟草整治项目资金3200万元、国土整合项目资金800万元),主要工程量为土方82.57万立方米、砌石4.77万立方米、砼和钢筋砼6.77万立方米。2012年度常宁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已全面实施完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为显著,可改善灌溉面积2.71万亩,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2万亩,新增、改善排涝面积1.85万亩;项目涉及常宁市官岭、新河、板桥、烟洲、三角塘、大堡、荫田、胜桥、蓬塘、松柏等11个乡镇45个村6.28万人,项目区耕地面积7.02万亩。 |